7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
在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举行了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表彰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857直播体育857直播体育唐孝炎教授被授予“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唐孝炎院士获得“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胡敏教授代领奖(右)
唐孝炎院士1932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太仓,1954年毕业于857直播体育化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孝炎院士于1972年领导开创了我国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研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五十年来,围绕着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和挑战,她带领着857直播体育大气环境化学团队在大气臭氧、酸雨、大气细颗粒物化学以及臭氧层保护等方面作出诸多具有开拓性、引领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和政策支撑。
她在国内首次设计组织了光化学烟雾大规模综合观测研究,证实光化学烟雾在我国存在并发现不同于国外的成因,由此制定的防治措施,使兰州夏季严重的光化学污染显著缓解。她组织在酸雨输送成因和致酸氧化剂的研究方面开展工作,相关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研究和防治方向起到关键作用。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她在大气细颗粒物的来源、形成及对城市大气污染的作用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大气复合污染”的科学概念,这一科学思想更成为日后大气污染研究的核心。在此之后,她仍不断拓展大气环境化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新领域,更为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等国家重要赛会的空气质量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履约工作,尤其是在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过程中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主持编写的《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获得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她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1987年、1990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4年获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中国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2005年获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平流层臭氧保护奖;同年获得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维也纳公约20周年贡献奖。
唐孝炎院士热爱科研,但她更看重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五十年来,她将一片丹心融入培桃育李,率先开设了《环境概论》、《三废治理》、《环境化学》和《大气环境化学》等一系列环境课程,为中国环境科学的科研、管理和教学培养了学术带头人和骨干。1990年出版的《大气环境化学》教科书,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008年,彼时已76岁的唐孝炎依然心系青年学生,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环境问题》课程。她说:“我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做了老师。”
唐孝炎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在环境化学领域辛勤耕耘,为推动我国环境关键问题研究、政府重大环境决策以及环境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已至耄耋年岁的她,对环境化学的热爱依然不减,仍不断探索着新的领域,她在获奖感言中如是说道:
“粗略一算,我从事环境化学方面的工作已经四十余年了,但对它还是热爱不减。身体情况已经不允许我做实验和野外考察这些事情了,所以现在更喜欢和年轻人一起交流,以此获得更前沿的资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依然希望尽我所能做更多的事情。目前《大气环境化学》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本教材的改编再版也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有序进行中。
在此我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形成更强大的创造力,开拓进取,探索创新,把环境事业做的更好!”
唐孝炎院士
“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介绍:
为奖励环境化学科研人员所做出的学术成就和突出贡献,鼓舞学界同仁,促进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设立“环境化学杰出成就奖”,如获奖人年满75岁,则奖励名称为“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这一奖项授予在环境化学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做出长期系统的贡献、取得原始创新性或创造性成果;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污染控制重大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在国际化学研究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与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召开年同步),每次评选1-2人。候选人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推荐提名产生。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决议后,最终产生当届获奖者。